最近 Alice媽出現滿天閃光的視網膜剝離前兆.經就醫後稍有改善.
Alice 在此也分享相關醫學常識給大家...
| ||
【黃峻峰/彰化基督教眼科主治醫師】 提起飛蚊症,許多人可能已經有了類似的經驗,也知道飛蚊症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,需要檢查眼底。但是,對於飛蚊症的成因、玻璃體如何退化,以及飛蚊症和視網膜剝離之間的相關性為何,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。 一、飛蚊症的成因 要了解飛蚊症,首先要明白玻璃體的生理特性。玻璃體位於水晶體的後方,占整體眼球體積的80%,容量約有4毫升。其中99%為水分,1%為無機鹽,還有0.1%為蛋白質和玻尿酸。玻璃體內有稀疏微細的膠原質纖維相交而成錯綜複雜的網狀結構,藉由玻尿酸吸附住水分,而形成黏稠含水的特性。正常成人的玻璃體中沒有血管和神經,以保持玻璃體為清澈透明的光線介質。此外,玻璃體腔也形成一個密閉空間,保持相對穩定的眼內壓,來維持眼球的形狀。 玻璃體膠狀的部分會隨著眼球長大,在10歲時達到最大量。而40歲起,部分玻璃體的膠質會逐漸液化,少數膠原質纖維和玻尿酸分離,使得水分被釋出,玻璃體內開始形成空泡(lacunae),膠原質纖維則被擠壓成較大的纖維束,於是玻璃體呈現混濁現象,眼前會開始出現透明的小點或是飄浮物,這就是初期的飛蚊症。 隨著玻璃體的逐年退化,膠原質纖維退化成的纖維束也持續變粗,玻璃體液化繼續增加,會導致玻璃體和視網膜的分離,稱為後玻璃體分離。由於玻璃體在視神經乳頭處有較粗的纖維結構,因此和視網膜分開時,會產生環狀、弧形、線條狀或是其他不規則形狀的玻璃體混濁物,這就是生理性的飛蚊症。 因此,飛蚊症主要是玻璃體老化所造成的。根據統計,65歲以上人口中,約有41~65%會發生飛蚊症。高度數近視者由於眼軸增長,其後玻璃體的分離還會提早5~10年發生,而更早出現飛蚊症。幸而由於玻璃體和大部分視網膜之間的連結相當鬆散,因此一般而言, 這種緩慢進展的後玻璃體分離大多是良性且無害的。 二、飛蚊症VS.視網膜病變 然而還是有少部分視網膜與玻璃體間黏貼程度較高,例如周邊基底部的視網膜、視神經乳頭、視窩中心以及視網膜血管等,此處的後玻璃體分離時可能拉扯而刺激視網膜,造成局部視網膜感覺異常,且會出現閃光的症狀,尤其眼睛轉動時更明顯。少數急速進展的後玻璃體分離更可能拉扯視網膜血管造成出血,形成許多小黑點、甚至雲霧狀的飛蚊,這就是病態飛蚊症的現象。這時候視網膜可能會被拉破;而水化的玻璃體液若是進入視網膜破洞內,甚至會導致視網膜剝離,造成失明的危險。 醫學報告指出,急性而且有症狀的飛蚊症患者,有8~15%會合併有視網膜破洞。而頭部反覆晃動、眼球受到外力傷害或是發生病變時,如撞擊、穿刺傷、手術、眼睛內發炎或出血等,也都會刺激後玻璃體分離的提早發生,較易拉扯視網膜而產生病變。另外,患有糖尿病或是其他內科疾病的患者,也有可能併發玻璃體出血,形成類似飛蚊症的症狀。 因此,平時若發覺眼前出現閃光,合併許多小黑點或雲霧狀的飛蚊,甚至有視力模糊、變形等症狀時,應立刻請眼科醫師檢查。早期發現還可以雷射治療視網膜破洞,如果視網膜已經剝離,就只能考慮手術治療了。因此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檢查,一旦發現有視網膜病變的情形,越早治療效果越好,切莫諱疾忌醫。 |
眼球的構造非常精細,可以說是一台精密的照相機,任何一個部位出問題都 會影響照相的品質,所以無論是角膜、水晶體、玻璃體或視網膜都非常重要,但是以目前的醫療科技而言,角膜壞了可以移植、水晶體壞了可以換人工水晶體、玻璃體混濁可以開刀切除,惟獨視網膜壞了無法移植,視網膜的疾病很多,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血管阻塞、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以及視網膜剝離等,視網膜剝離較無年齡限制,老人、小孩都可能發生,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以及在劇烈運動或外傷後發生,視網膜剝離的主要症狀為視力模糊,這種視力模糊的現象很特別,好比眼前有黑色布幕緩緩升起或降下,隨著這片布幕遮住的地方都是模糊的。
視網膜剝離之前可能會有二個症狀如下:
1. 出現「閃光」的症狀,表示視網膜受到拉扯,出現「黑點般的飛蚊症」可能是視網膜破裂剝離時,網膜受傷所釋放出來的小血塊或細胞,很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,一定要盡快請眼科醫師檢查。
2. 視網膜剝離前通常會出現視網膜裂孔,如果尚未產生剝離,可以用雷射治療將裂孔封補,如果已經發生視網膜剝離,但是情況不嚴重,還是可以用雷射治療或注射長效型氣體來復位,若是情況嚴重就要進一步手術治療,否則有失明之虞。
視網膜剝離手術成功率高於百分之九十,但是復發率高,一旦復發第二次以後的成功率就大幅下降,另外如果已侵犯到黃斑部,即使手術後視網膜成功復位,視力也不容易超過零點三。
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檢查視網膜,以能提早發現問題,早期治療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,尤其是像高度近視以及眼球外傷之後的病患,這些高危險群的人一定要定期至眼科追蹤檢查,以免延誤病情而遺憾終生。
飛蚊症是一個眼科門診時常可以發現的問題,按照飛蚊症字面上的意義,指的是病人感到有蚊子不停地在眼前飛舞(當然實際上是沒有的!),這只是一個形容病患主觀感受的名詞,但是事實上,眼前的漂流物卻不一定要是蚊子狀的病變,病變的形式可以是點狀,蚊子狀,線狀,網狀。 作者蔡正隆醫師現為
飛蚊症的學名叫做:「玻璃體浮游物」,指的是病患對於視線上主觀感受到眼前的飄浮物,另外,也有一些病人主訴是以眼睛疼痛,不舒服,或是影像不清晰等等表現為主.
飛蚊症好發於一些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,曾經接受眼球手術或是本身高度近視的病人,都是好發的對象,統計學上的估計,70歲以上的病人大約有60%會發生後玻璃體剝離(posterior vitreous datachment)的現象,隨著年齡的增加,後玻璃體剝離發生機率也愈高,另外,對於一些既有的全身性疾病的病人來說(糖尿病,高血壓等等病患),飛蚊症發生的機率也相當高,症狀更加明顯.
造成飛蚊症的原因很多,最常見的原因是玻璃體渾濁(vitrous opacity),少部分病患是伴隨著一些視網膜血管的問題,玻璃體是位於眼球中央的一個空腔,中央充滿著膠狀物質,我們稱之為玻璃體(vitreous body)隨者年齡的增加,玻璃體腔的部分會逐漸地液化(liquefaction)而凝縮(syneresis),由原先比較黏稠的膠狀物質轉變成為水樣液,在逐漸液化的過程中,玻璃體的體積漸漸地凝縮,同時向前方空腔流動,並且與原先緊貼的視網膜分離,這就是所謂的後玻璃體剝離(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),這種變化多半發生在40-70歲之間的病人身上,在一些遠視的病人,糖尿病,高血壓以及曾經接受過眼內手術的病人身上,後玻璃體剝離的發生機率會更高.
檢查飛蚊症重點在於確定是否有合併其他網膜病變,除了一般基本眼科學的檢查之外,視網膜以及玻璃體的檢視相當重要,瞳孔散大合併視網膜眼底鏡檢查是必要的,部分玻璃體出血的病人,甚至必須輔之以超音波檢查。
很可惜的是,飛蚊症目前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治療方式,大多數病人必須逐漸地去適應它的存在,少數病患則由於牽涉到眼底視網膜的病變,會引起種種的併發症,包括視網膜裂孔的形成,黃斑部病變,或甚至於是玻璃體出血等等,都需要接受雷射手術治療,治療的重點在於維持視網膜正常的功能.雷射凝固燒灼,玻璃體切除術等等都是治療視網膜玻璃體疾病的方式之一.
如果有以下症狀,可能是視網膜剝離前兆,請立即就醫:
1.大量漂浮物體(飛蚊)出現
這可能是血管破裂造成的大量漂浮物體
2.閃電光線感覺
這可能是玻璃體拉扯導致視覺區感受到閃電光線
3.視野缺損
有的人因為視網膜部分已經剝離而導致視野缺損,請務必立即就醫
當然,沒有這些現象未必代表沒有問題,但是如果你有以上問題,可能是視網膜的先兆,請務必到眼科做相關視網膜檢查,以免視網膜剝離真的發生時就比較難處理了。
台北醫學大學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眼科主治醫師
台北醫學大學 附設醫院 醫學系 臨床講師
留言列表